為提升新教師教學基本功,助推其專業成長,秀水中專舉辦了“師道傳承”新教師匯報課活動。各系領導、“青藍工程”指導教師、同教研組教師等出席課堂,共同見證新教師的教學風采。
數學課堂煥風尚:多元教學啟智慧
陳一軒老師在《函數的性質》課堂中,展示了精湛的教學技巧。課堂前,她深入研究教材,設計出貼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案,促進他們對函數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;課堂中,她靈活運用提問、討論、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方式,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,為傳統數學課堂注入創新活力。
語文課堂興品質:獨立思考塑品格
齊艷芳老師通過生動的情境,引導學生走進《荊軻刺秦王》,辯證分析荊軻的功過是非。學生不僅初步掌握了語言、動作、神態等描寫方法,深刻體會了荊軻英勇果敢、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;還通過知識鏈接,學會了辯證看待歷史人物,深入思考了個人與社會間的關系,提升了自身的道德情操和社會責任感。
歷史課堂升情懷:家國脈絡育情操
宋子親老師精心設計《隋朝興亡》,以“曇花”為線索,設計了“暗夜欲放、驚詫一現、燦落塵埃”的教學脈絡。學生歷經史料解讀、自主討論、分組演繹,扎實掌握了隋朝興衰史,深入評述了“大運河”功過,涵養了家國情懷。課堂尾聲,學生們積極參與隋煬帝與秦始皇的“時空對話”活動,展現所學所思所獲。
評課研思促成長:揚長補短探新境
高山仰止,方覺才疏;三人同行,必有我師。評課環節中,聽課領導及“青藍工程”導師對新教師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,從精準把控教學節奏,到深入拓展知識點;從細致的課堂管理,到精確的教學語言,展現出諸多亮點。同時,也客觀深入地分析了不足之處,為新教師提供了寶貴的教學實踐反饋。
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近年來,秀水中專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素質提升,積極搭建了多樣化的研討與交流平臺,讓他們通過匯報課、研討課、觀摩課不斷錘煉教學基本功,綻放出“青出于藍而勝于藍”的卓越風采。